相信不少中老年朋友都遇到过这些情况:
腰酸背痛
身高越长越矮
(资料图)
越来越驼背
睡觉时腿抽筋
……
您可能以为,岁数大了,出现这些症状是“正常”的。
但其实不然,这并不“正常”,很有可能是您缺钙了!
01
40岁以后骨量开始流失
中老年女性更要重视
在20岁之前长身体的阶段,我们的骨密度会逐渐增加,在35-40岁左右达到高峰。
从40岁以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骨量已经开始流失 ,骨密度越来越低。而男性要到大约60岁左右,骨量才开始走下坡路。
最新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2版)》也给出了调查数据: 我国50岁以上女性骨质疏松患病率为32.1% ,男性仅为6.9%; 65岁以后,女性患病率更是上升至51.6%, 男性仅为10.7%![1]
可以看出, 女性在绝经之后,骨质疏松的发病率显著上升 。 男性朋友也是存在风险 的,不能大意。
如果您平时不爱喝牛奶,也不怎么做体育锻炼,您本身的骨量就会比同龄人要低。到了一定岁数以后,您的骨量就会下降得快,您发生骨质疏松和骨折的风险也会比同龄人更高!
如果您自己,或是您的家人,正好处于这个年龄段,一定要重视钙摄入,减缓骨量的流失。
02
钙剂选的好
钙摄入事半功倍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建议,成年人每日钙摄入量为800mg,50岁以上人群应增加到1000mg。其中一日三餐大约可以提供钙400mg左右,因此 中老年朋友还需要额外再补充600mg左右的钙。 [2]
现在市面上各种类型的钙剂非常多,如果有条件的话, 专家推荐大家优先选择乳钙。
乳钙和乳酸钙,尽管只有一字之差,但其实两者并不是一回事。
乳酸钙是人工合成的有机钙剂,而 乳钙是直接从乳制品中提取的 ,比如牛奶、奶酪、奶粉中都含有丰富的乳钙。它有以下两个优点:
1、吸收率高
碳酸钙和乳酸钙的吸收率仅有30%多,也就是说我们吃进去的钙,有一大半都没吸收。吃了又不吸收,等于白搭。
而乳钙的 吸收率高达62%-70% ,是它们的一倍!
2、不容易引起便秘
经常吃钙片的叔叔阿姨都知道,尽管碳酸钙价格便宜,但吃了以后容易便秘。
这是因为前面已经说到的, 碳酸钙吸收率低 。不吸收的钙和一部分食物残渣,在肠道里会反过来吸收水分,从而导致 便秘 。
本来便秘就是困扰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吃了钙片再加重,更是苦不堪言。这也是导致很多叔叔阿姨不愿意吃、不敢吃钙片的愿意之一。
而 乳钙由于吸收率比较高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避这个问题, 减少发生便秘的风险。
03
单纯钙摄入还不够
你缺了这两个“帮手”
其实很多中老年朋友家里都有钙片,各种各样的乳制品也吃了不少,但为什么钙摄入的效果就是不好呢?
这可能是因为,你缺了两个“钙摄入帮手”!
1、第一个“帮手”:初乳碱性蛋白(CBP)
我们的骨骼是“活”的,要经过不断地新陈代谢,这个过程需要 成骨细胞 和 破骨细胞 的参与。
你可以把它们简单地理解为盖房子的和拆房子的。破骨细胞会把骨骼里旧的骨组织“拆”掉,成骨细胞再把新的骨组织“盖”上去。
正常情况下,它们二者的工作是互相平衡的。但是 中年以后 ,负责盖房子的 成骨细胞活性下降 ,而负责拆房子的 破骨细胞仍然相对比较活跃 ,这就 加快了骨量丢失。
这时候就需要我们的第一个“钙摄入帮手”—— 初乳碱性蛋白(CBP) !
初乳碱性蛋白 是一种 从牛奶里提取出来的小分子蛋白 ,它可以帮助盖房子的成骨细胞,是我们在钙摄入过程中的 “壮骨小帮手” 。
所以,下一次您去买牛奶或奶粉的时候,记得看一看成分表,有没有这个成分。
2、第二个“帮手”:维生素D
钙摄入的第二个“帮手”是维生素D,活性维生素D可以 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维持机体钙平衡、促进骨骼钙磷沉积 [3]。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晒太阳可以补充维生素D”的说法,但专家告诉我们,中老年人皮肤比较薄,吸收和新陈代谢变慢,晒太阳后合成维生素D的能力是不足的。
所以,光靠晒太阳是不够的,对于骨质疏松风险较高的人群,还是需要遵医嘱适当补充维生素D。 中老年人适当补充维生素D,有利于骨骼健康,减少骨钙流失。
都知道喝牛奶可以钙摄入,但很多叔叔阿姨喝了牛奶容易拉肚子。专家建议您不妨试一试喝 奶粉 。
早期做好钙摄入,才能更好地应对未来岁月里的钙流失!
以上内容仅为科普,仅供学习参考。
君乐宝乐钙乳钙奶粉,祝愿广大中老年人骨骼健康,生活有活力,健康又快乐。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章振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2)[J].中国全科医学,2023,26(14):1671-1691.
[2]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
[3]王林,李春霖.钙剂和维生素D在老年骨质疏松症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22,25(01):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