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本报讯(记者宓家峰 通讯员马雪花 陈丹丹)3月17日,淄博一中、淄博七中、淄博十一中、淄博中学组成“四校联盟”开展了高二年级语文、数学、英语三科首届“同课异构”教学交流活动,活动由淄博中学承办。
活动邀请了苏同安、张树勇、王波等学科专家担任点评嘉宾,授课教师、听课教师等合计九十余人齐聚淄博中学,共享教研交流盛宴。同备一节课、同上一节课、同听一节课到同评一节课环环相扣,呈现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交流效果。
“同课异构活动旨在深化高中新课程改革研究,探索大单元教学有效实施策略和实践样态,提高以生为本、从教到学的课堂教学效率,进一步激发教师研究新课标、新高考、新教材的积极性,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该活动聚焦学科核心素养,以课堂作为教学研究的实验室,为教师提供一个开放互鉴,智慧共享的平台,有效促进参与者共同探究‘教-学-评’一致性。此外,四校三科教师的教学理念、方法、策略,在多层面和多方位的碰撞、升华中促进教师专业持续性发展,进一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促成教师间的知识共振、信息共振、思想共振。本次四校同课异构活动同中有异、异中有同,送来了百花齐放的满园春色。进一步推动了对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深入研究。”淄博中学副校长张萍说。
本次活动中,语文学科展示的课题是《项脊轩志》,分别由淄博七中尚文景、淄博中学王晓琳、淄博一中仇钰佳、淄博十一中徐薇四位教师执教。四位教师都抓住了本文通过细节描写表达真挚感情的教学重点,言文兼顾、读写结合、以生为本,有效落实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数学学科展示的课题是《函数的单调性》,分别由淄博十一中董加华、淄博七中马燕、淄博中学张蕾、淄博一中钟世阳四位教师执教。老师们从观察猜想、特别验证、推理说明、生成结论、结论应用等五个教学环节,层层递进授课,充分展示了知识的生成过程。英语学科展示的课题是《MACQUARIE ISLAND:from Chaos to Conservation》,淄博十一中张润清、淄博七中王统、淄博一中杜旭明、淄博中学姜风梅四位教师执教。四位教师都引导学生深化了对单元主题意义——保护生态系统和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
点评交流,让授课的“价值点”更精准。
课堂授课结束后,先由授课教师介绍了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和感悟;之后,各学校的学科备课组长及听课教师从课标、教学设计、学生表现、学习目标的达成等方面对各位老师的课进行了点评与交流。现场气氛热烈,大家发言踊跃,交流互动场景跃然眼前。
在最关键的嘉宾点评环节,精彩金句不断。来自桓台一中的正高级教师、省特级教师、齐鲁名师苏同安老师对此次同课异构活动进行了重点点评,他指出:学科教学、教研创新二者是密不可分,相互促进的。学科教学教人求真、教研创新追求真理,教和研要同步进行。只教不研,一潭死水;只研不教,无源之水;既教又研,源头活水。同时苏老师以渊博的学识和生动的教育故事与老师们分享了他参加活动的感受,并向在场的老师们介绍了“一题”释“全景”理念及研究成果。
活动后,淄博中学四位授课教师分别谈了自己的体会和感受。他们表示通过此次活动,深刻体会到对学生的引导不是简单的“我问你答”,循循善诱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的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学无止境。
参与同课异构有收获,听课同样也能有提高。活动中,几位参加听课的淄博中学教师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们表示,几位老师的课各有千秋,在她们身上看到了扎实的基本功、或稳重或灵动的教学特点,还有勤奋认真的作风、虚心好学的品质、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喜欢这样的老师,享受这样的课堂,会把学到的东西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希望以后学校多多组织这种交流活动。